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微信图片_20210507163415.jpg
资讯首页 | 热点新闻 | 协会在线 | 头条关注 | 企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正文
700余行业科技精英聚武汉,浙理工陈文兴荣获2017中国纺织学术大奖(附荣誉榜单)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11.07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绘就蓝图,指明了方向。正当全国纺织界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时,“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于11月4日在武汉召开,这也是纺织科技工作者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的一次高端学术交流。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武汉纺织大学承办,富丽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刘亚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俞建勇,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彭育园出席会议。来自国内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纺织科技工作者,以及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海内外专家、学者700余人出席本次纺织学术盛会。
  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以“融智﹒融创”为主题,设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主会场开幕式和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和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主持。
  刘亚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是中国科协系统的优秀科技社团,通过学术年会在先进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交流探讨,助推纺织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建设,在建设纺织强国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希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继续组织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紧密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为推动纺织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李陵申说,纺织学术年会是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年度盛会,得到了全国纺织学术界的积极响应。他希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借助该平台,加强纺织科研力度,拓展技术应用广度,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升级,为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彭育园表示,学术年会平台是纺织科技界发布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高端平台,希望这个平台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新的作为。
  业界期待的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在会上揭晓。大会宣布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兴荣获2017中国纺织学术大奖;东华大学研究员丁彬等5人获2017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世军等5人获2017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东华大学教授刘丽芳等3人获“富丽达”2017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的陈秋飞等6人获2017中科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功能基蚕丝织物的仿生构建与性能》等15篇论文获第18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与会领导和嘉宾为以上获奖人员颁奖。同时大会还向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浆料与浆纱技术”等10家科研基地隆重授牌。
  孙瑞哲做了《破局立势,价值再造》的主题演讲,他在梳理了中国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进展与成就后谈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他说,行业要树立新的产业发展观,纺织行业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中国纺织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向高端化、高技术化、多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并重视对尖端性、前沿性纺织科技研究,重视对事物本质研究,形成纺织产业根本性和颠覆性创新。发展重点是纤维新材料、高技术纺织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对于中国纺织行业价值再造的“融智”与“融创”路径,孙瑞哲提出,通过产品融智实现智能产品,重塑产品核心价值;通过制造融智实现智能制造,重塑行业制造模式;通过供应链融智实现智慧供应链,重塑行业支撑体系;“融创”路径则是技术与创意的融合创造、区域与全局的融合创造、发展与责任的融合创造。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天津工业大学教授程博闻,东华大学研究员王华平围绕纤维素和甲壳素的低温溶解及其新型纤维的构建、高性能聚苯硫醚的合成改性与应用、大容量熔体直纺聚酯纤维工程仿真等技术进行了主题演讲。
  会议期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和2017学术大奖获得者陈文兴接受了本刊采访。伏广伟表示,建设纺织科技强国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此次学术年会的一系列活动很好地营造了学术氛围,老科学家的情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气魄和对未来的憧憬让行业看到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希望。作为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措施,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正在全力打造学会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学会科学家集中的优势,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纺织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陈文兴激动地说,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首先想到的两个字是“感恩”。面对巨大的荣誉,他表示,今后要继续为纺织产业升级,建设纺织强国、人才强国而努力。
  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设7个分会场,其中5个分会场围绕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技术创新、现代纺织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分离膜技术与应用、服装科技创新、国际纺织高等教育论坛等热点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另外2个分会场分别为第3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沙龙、第12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暨第12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本次年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5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纺织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2次会议。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目前已经连续成功召开七届,旨在为全国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学术交流、高层次创新人才表彰、优秀科研成果发布的权威平台,在推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深度合作,以及推出我们行业的学术带头人,为培养纺织行业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届学术大奖得主俞建勇已当选院士、还有多位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通过学会推荐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杰出工程师奖等称号。
  此次年会首次走出上海,选择在武汉举办。今后,学术年会将走进中国主要纺织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这个高端平台,将纺织学术新思维、新成果、新体制,以及优秀人才向科研一线延伸,让这个平台深入到纺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每一个角落。明年,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在西安举行,由西安工程大学承办。(郝杰
 

荣誉榜

(按姓名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2017中国纺织学术大奖

陈文兴 浙江理工大学

 

2017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

丁彬 东华大学

郭静 大连工业大学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

孟家光 西安工程大学

夏延致 青岛大学

 

2017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

廖周荣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马晓辉 江苏大生集团

杨卫忠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曾世军 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战旗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富丽达”2017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

刘丽芳 东华大学

刘雍 天津工业大学

肖红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2017中科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

陈秋飞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马廷方 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张清华  东华大学

张叶兴 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

张月平 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战旗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2017纺织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获奖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

董  杰

张清华

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高性能纤维的制备

东华大学

李召岭

郁崇文

苎麻氧化脱胶机理分析及自驱动脱胶废水处理

东华大学

刘英军

高  超

高性能石墨烯纤维

浙江大学

卢致文

蒋高明

横编针织物CAD系统研究与实现

江南大学

王  哲

潘志娟

多级结构微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及其空气过滤性能

苏州大学

张典堂

陈  利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全场力学响应特性及细观损伤分析

天津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

曹云鹤

方  东

钒酸盐纳米线阵列电极设计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武汉纺织大学

贺海军

刘呈坤

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纳米碳纤维及过程机理研究

西安工程大学

洪菲菲

俞建勇

磁响应型SiO2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液相分离研究

东华大学

胡小赛

沈  勇

花状Cu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李  维

许福军

基于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涂层纱线的柔性传感材料研究

东华大学

宁丽群

王  瑞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基纤维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天津工业大学

沈  桢

胡  毅

Sn基复合纳米碳纤维制备及其储能功能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

夏  栋

蒋高明

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经编织疵在线检测

江南大学

邢京京

钱晓明

柔性防刺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天津工业大学

杨  曦

张玉梅

不同后处理条件下聚芳砜酰胺纤维结构性能的变化

东华大学

章燕琴

龙家杰

超临界CO2专用蒽醌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苏州大学

第18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

功能基蚕丝织物的仿生构建与性能

陈凤翔,李可,杨辉宇,刘欣,董兵海,

王世敏,徐卫林

经编全成形运动装款式建模与工艺实现

董智佳,蒋高明,丛洪莲,张爱军

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车门低速碰撞数值模拟

高哲,蒋高明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喷气涡流纺纤维运动轨迹模拟

韩晨晨,程隆棣,高卫东,薛元,杨瑞华

高压电性静电纺柔性氧化锌/聚偏氟乙烯

复合纤维膜

李静静,卢辉,蒋洁,张思航,顾迎春,陈胜

静电纺纳米纤维包覆纱及其在医用纺织品中的应用

刘呈坤,李博昱,孙润军,刘佳,毛雪

多重集聚纺纱线结构成形机制及其针织物性能

刘可帅,江伟,杨圣明,郭维琪,夏治刚,倪俊龙,

徐卫林

铁黄颜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超高分子质量

聚乙烯中的应用

刘铭,张丽平,张敏,王晓春,赵国樑,王轩,唐星辰,杨中开

丹蒽醌对氧化脱胶苎麻纤维理化性能的调控

孟超然,毕雪蓉,李佳蔚,郁崇文

一体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光固化数码印花中的应用

孟一丁,邵建中,黄益,王成龙,孙广东

微生物合成纳米灵菌红素及其对羊毛织物抗菌染色工艺

任燕飞,巩继贤,付冉冉,张健飞,王富邦,陶宇庆

碳/芳纶混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孙颖,刘俊岭,郑园园,陈利,李嘉禄

结合全局与局部多样性特征的色纺纱色度学指标测试与评价

袁理,代乔民,付顺林,鄢煜尘

阻燃维纶/间位芳纶纤维混配的阻燃

协同效应及机制

张宪胜,施楣梧

环境友好型氟化聚氨酯防水透湿膜的制备

赵景,王先锋,刘丽芳,俞建勇,丁彬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名称

依托单位

负责人

纺织浆料与浆纱技术科研基地

江南大学

高卫东

服装舒适性与功能防护服装科研基地

东华大学

李俊

服装智能设计与制造科研基地

西安工程大学

张欣

功能服装创新设计科研基地

北京服装学院

王永进

功能聚酯与聚酰胺纤维材料制造技术科研基地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纤维新材料分院

李鑫

热塑性高性能纤维科研基地

四川省纺织科学

研究院

王桦

丝绸文化创新与时尚设计科研基地

浙江理工大学

周赳

天然染料染色印花技术与应用科研基地

苏州大学

王祥荣

纤维与纱线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整

技术科研基地

大连工业大学

郑来久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应用技术科研基地

天津工业大学

肖长发

 
[编辑:田田]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