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微信图片_20210507163415.jpg
资讯首页 | 热点新闻 | 协会在线 | 头条关注 | 企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正文
2014张謇杯大赛有创新:现场面对面
文章来源:中家纺  2014.07.29
评比现场
 
  "张謇杯"家纺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8届,从规模上来说,每一届都有所提升,本次大赛参赛作品达到300余件创新高,其中包括美、英、法、澳、韩等8个国家近百件作品。
  国内著名品牌罗莱、孚日、红豆、芸祥、恒源祥、洁丽雅、亚光、大东等企业参加了大赛。参赛作品的类别有床品、毛巾、地毯、布艺、非遗等。
  与往年不同的是,组委会决定了一项创新举措,那就是评选过程向记者开放,记者可以参加评选会议,听取评委的意见陈述,有的作品在票数相等情况下,要经过新一轮投票,对于有些争议性作品,评委通过陈述和辩论,同样通过新一轮投票来决定。评选结果出来后,评委就获奖作品在现场与参赛企业代表、设计师等面对面交流和评述。这项举措和创新,使得评选更加透明和更具权威性。本届大赛虽有几个新变化,但这项创新举措应该是大赛最大的亮点。
部分评委
 
  大赛评委、中国家纺协会副会长、堂皇家纺董事长荆玉堂在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说,本届大赛就规模来说是历届最大的一次,国外参展作品多于往年,国内家纺大品牌参赛多于往年,评选过程开放增加了透明度使大赛更具有权威性,这是本届大赛的一个新变化,但是,大赛要继续搞下去就要不断创新,要注入新的内容,也要改变已有的固定模式,使大赛成为中国家纺行业乃至世界家纺行业的重大赛事。
  大赛评委、中国家纺协会副会长、裕隆工贸集团董事长高郎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说,今年的大赛我注意到,许多作品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上做了努力,许多作品将中国艺术元素运用的很好,传统的经典图案、花色和工艺都有继承,体现出"中国设计"的魅力,也有一些作品在"西风东渐"潮流中捕捉外来元素,将中西文化艺术揉进一起来体现时尚感,本次非遗作品也非常突出,充分展示了经典传统手工艺精髓。
  两位外国评委,意大利纺织专家伊玛和韩国纺织专家孙在顺在记者提问时,从不同角度评价了本次大赛,她们说中国的纺织制造非常强大,在本次大赛中有许多优秀作品给她们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中国的一些艺术元素体现的很好。她们同时希望设计者能够更加努力,把作品设计的更精细一些,把外来元素结合的更好一些,使作品不仅有健康的实用性也更有艺术价值。
面对面现场,新闻发言人:江南大学教授张毅(右一)清华大学教授贾京生(右二)
 
  本届大赛新闻发言人、清华大学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贾京生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张謇杯大奖赛已经历时近十载,影响不断扩大,但是,让我来谈些建议,那么我就简单说下,总体感觉大赛做了许多届了变化还是不够大,许多作品看上去很普通,个性化的东西较少,看到让人能够激动的作品更少,有一些作品我们甚至感到过于简单,对于艺术的理解不够所以表现能力就很弱。当然,评价一个作品也许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但对于艺术表现而言还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这些不足,主要还需要设计者在艺术修养上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改变。贾京生在谈到"市场派"和"学院派"时说,我认为不能把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市场派"不能仅仅局限在产品的一般使用性上面,染织设计本身就是艺术的属性,人们需要产品具有精神享受,艺术的注入是必须的,当然,"学院派"的设计也不能只考虑艺术创意而忽略使用价值,一个艺术化了的产品到市场上不受欢迎那是不成功的产品。
  在大赛现场,鲁迅美院染织服装系主任教授王庆珍、清华大学美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教授张宝华、南京艺术学院染织服装系主任教授龚建培、广州美院染织教研室主任教授霍康等评委,分别就部分入选优秀作品进行了点评,专家们从面料选择、花型设计、色彩运用、艺术创意和情绪表现等不同角度作出精彩分析,给在场的参赛设计师和部分旁听的院校学生上了生动一课。
  金太阳家纺、紫罗兰家纺、欧派家纺等设计师代表也在现场畅谈设计心得体会并与评委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中家纺记者   辛文)[编辑:姝臻]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