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VS现代家纺,你猜最后谁赢了?
提起苗岭,
你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
是这样?
还是这样?
6月23日至24日,张謇杯家纺设计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一行走进贵州“蜡染之乡”安顺,调研推介张謇杯家纺大赛,挖掘非遗产品与现代家纺的结合与传承,丰富大赛的内涵。
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
如何与现代家纺融合?
蜡染
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这种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文字记载,蜡染图案清雅脱俗,美观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贵州高原古朴风味。
安顺苗族蜡染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风格,色彩通常采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蜡染:穿在身上的图腾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蜡染图案以写实为基础,带有史书性质,似铠甲,象文字,或写意、或抽象,任随驰骋;布依族大多是图腾图案,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有几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有蝴蝶纹,有云雷纹、有鱼鸟纹、有铜鼓纹等。
来看几个最典型的纹样
·蝴蝶纹·
在姿态各异苗族蜡染中,不得不说的蝴蝶图案了,苗族人苗族对蝴蝶的崇拜,由来已久。我国古史传说认为,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活跃于中原地区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
苗族先民为什么会选择以卵生的生命形式作为人类的生命形式呢?他们发现了蝴蝶生卵–卵成虫–虫变蛹–蛹化蝶的神奇再生历程,从而渴望拥有蝴蝶那样的生命程式,认为只要以蝴蝶作为人类的母亲,就能获得它那样的轮回再生。也正是在苗族蝴蝶图腾崇拜下,苗族诞生了养蚕业和蚕文化。可以看出正是蚩尤部落的蚕神向黄帝贡献蚕丝技能,才使得中国蚕丝业得到较早较大的发展,并由此诞生了中国美丽的丝绸文化。所以说,苗族的蝴蝶崇拜功不可没。
·鱼纹·
鱼是人类所钟爱的动物,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相传鱼类曾是母系社会基本的实物保障,父系社会爱情的象征。无独有偶,在苗族蜡染中频繁出现的鱼纹,也多是扮演着繁衍子孙和配偶婚姻的象征,借助鱼的极强繁殖力来寓意种族的繁荣、昌盛。
动图
蜡染布料常用作衣裙、围腰、床单、背扇、帐檐、挎包、帽子、时装等 ,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纷繁的图案,
化身成为服饰和生活用品后,
会是啥样?
每逢苗族传统节日,女孩子们都要身着蜡染盛装,梳妆打扮到芦笙场上跳月。
吃新节上身着蜡染盛装参加“跳月”的队伍。
现在问题来了:
这些美丽又独特的蜡染产品,
又是如何做出来的?
蜡染工艺
蜡染实际上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
蜡画是用铜刀(蜡画工具)蘸上高温加熔的蜂蜡,在白布上信手画出,花鸟鱼虫、江河湖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然后绘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
蜡染是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蜡染 VS 现代家纺
张謇杯大赛旨在挖掘多元素设计理念,传承和融合传统文化,开创新的消费需求,而蜡染在现代的生活中,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
现代家纺设计中承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结构体系相融合,将蜡染装饰艺术中体现出来的古雅、色调、纹理、图案意蕴等元素结合在现代家纺设计风格中,形成独有的风格特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传统非遗碰撞时尚家纺,
四溅的火花
触发到你的设计灵感了没?
编辑: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