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家纺趋势.jpg
集群首页 | 集群资讯 | 集群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集群 > 集群资讯 > 正文
中纺联领导深入产业热地调研实录(一)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3.11
  2015年的春节假期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坚持了数年的春季调研大行动就已全面铺开。从3月初开始,多路调研组在中纺联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分赴江西、浙江、山东、江苏、福建等地的纺织产业重点地区和企业进行调研。据了解,本次春季大调研提出了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责任发展等重点课题,共分7路展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因此,今年的春季大调研不同于以往,在对行业运行包括市场分析、生产要素变化、政策环境等展开调查研究的同时,还被赋予了辨清新常态、把握新方向的新使命。
  结构优化
  调整是破解难题的根本
  结构优化调研组分两路出发,重点就区域结构与产业转移、原料结构、纺织业服务延伸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了解到,凡是良性发展的企业和地区,无一不是以调整为抓手应对竞争,从而更优更强。
  3月9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带队的调研组来到江西九江市,深入纺织企业,重点就行业运行、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王天凯一行先后与江西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瑞昌鸿达纺织有限公司、九江恒生化纤有限公司、江西德鑫纺织有限公司、德安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江西锦兴纺织有限公司以及鸭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谈。
王天凯(前右二)一行在考察华孚色纺集团江西生产基地。
  王天凯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纺织行业的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也将进入一个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各方面的要素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单纯靠成本吸引的转移优势现在已经逐步减弱,原有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需求。因此,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方式,要深入探讨行业市场发展与产业格局的结合点,要准确判断区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发展前景,深入挖掘出产业发展的潜力,促使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该小组还将于近期赶赴新疆,调研当地纺织行业发展情况。
  3月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一行则前往浙江桐乡、海宁、许村、诸暨、义乌等地,对当地化纤、针织、家纺企业及产业集群地进行调研。调研显示,凡是良性发展的企业和地区,无一不是以调整为抓手应对竞争,从而更优更强。
  近两年,当不少化纤企业受到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的困扰时,新凤鸣集团近三年投资却超过40亿元,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聚酯装置和纺丝、自络、包装自动化生产线。集团董事长庄奎龙用一组数字反映了企业发展现状:2014年,公司纺丝能力增长45%,完成产量179万吨,产销率100%,实现利润3.6亿元,纳税3亿元。
高勇(前右一)一行在了解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公司产品开发情况。
  桐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金祥称,公司近几年通过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和"机器换人",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国家纳税超过61亿元。
  海宁经编产业园近几年依靠政府引导,以"服务业创新发展"为调整方向,加快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上融入海宁服务业"一带十区"的发展战略,推动了经编产业升级。
  许村镇政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规范许村家纺产业集聚化能力,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合力发展,拆掉400万平方米的违建厂房,规范当地产业发展环境。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高勇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调整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化纤工业要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绝对不是简单地淘汰过剩产能,而是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对装备水平高、耗能少、用工少、品质优的先进产能还要鼓励投资。海宁马桥经编和许村家纺的发展经验和调整思路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可向全国推广。
  请继续关注(纺织服装周刊记者 胡晓玉 赖松 欧阳潇 袁春妹吕杨 牛婵 吴昕潞 文/摄)[编辑:姝臻]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