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微信图片_20210507163415.jpg
资讯首页 | 热点新闻 | 协会在线 | 头条关注 | 企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新闻>正文
世界织机聚杭城 这些神奇的织机你见过吗?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  2018.06.04
  现在,走进西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你的视线将被一台台形形色色的织机包围,你并非误入一个庞大的纺织工厂,而是走进了一场贯穿古今中外的织机大秀。
  5月30日晚,“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在这里华丽启幕。展览按照空间分设了中国、东亚、中南半岛、东南亚岛屿、南亚大陆、中亚及西亚、欧洲、南美洲、非洲九大板块,并特设贾卡织机板块,通过50多台种类各异的织机以及丰富多样的织物,展示织机的技术变革以及在当地的习俗和传统背景下的织造实践,意在说明世界织机的多元发展、相互交流、各自创新、争相辉映的历史,来说明织造技术给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昌盛,以及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和紧迫。
  这次的主题“神机妙算”,“机”指的是“织机”,“算”指的就是织造程序。国丝馆馆长赵丰说,“从2015年的‘丝路之绸’展、2016年的‘锦绣世界’展到2017年的‘古道新知’展、如今的‘神机妙算’展,我们慢慢将目光从商品、物品转移到技术、内容上。”

开幕式现场
  在捐赠仪式上,来自印尼、美国、荷兰、越南和中国的多位织机研究者分别向中国丝绸博物馆捐赠了织机、织物、花本等珍贵展品。
  “这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系列展之一,也是国丝馆联合世界范围内的织机专家和专业机构举办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织机展览。”馆长赵丰表示。
  织机是这里的主角,它们或远渡重洋而来,或穿越时空而至。那么,现场都有哪些织机?这些织机都有些什么来头?
 
观众参观展览
 
  从织机模型到国宝重现世界织机中国篇故事多
  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机在中国语言中的含义,最初是织机,后来就成为所有机器的通称,而且还成了机智、机敏的代言词,这其实是对织机在中国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的最高评价。

老官山提花织机模型
  2013年在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的在2号墓的棺木底部发现4台竹木构成的织机模型,部件上残存有丝线和染料,其中一台织机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另外三台织机略小,大小相近,高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同时有15件彩绘木俑伴出,从身姿和铭文推测可能是对汉代蜀锦纺织工场中织工的模拟再现。这些织机模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地点、完整的汉代织机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年后,当年出土的老官山提花织机模型在丝路馆展出。与它同台亮相的一台划框式勾综提花织机,跟它非常相似,在织造馆内展出。
  原来,在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发现提花织机模型之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大量研究基础以及三个项目支撑下,至今已复原制作了三台原始大小可以织造的汉代勾综提花织机。
  故事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
  中国丝绸博物馆根据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提花机模型复原的织机进行五星锦的复制。2017年2月,罗群率领其团队开始进行上机的穿综及织造工作。10470根经线,84片花综,2片地综,历经1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错综复杂、丝丝入筘的穿综工作。复杂的穿综工作结束后,进行织造,最终成功复制出五星锦。
  在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提花织机原理完成五星锦的复制工作中,团队对多综机装造的局限性以及植物染料与传统染色工艺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体会。五星锦的复制工作,技术难点在于织机设计、装造设计。一个人独立操作的多综织机织出经锦,国内外尚无先例。在织造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一是提花开口的清晰程度;二是综片总数有86片,如何解决综片轻薄与其强度之间的矛盾;三是总经线数达一万多根,经线密度大的问题。罗群与技术部主任汪自强、成员龙博,以及穿经、织造技术人员积极协商,逐一解决了各种难题,最终完成了五星锦的复制。
国宝“五星锦”在织机上重现
  五星锦的成功复制是对尼雅出土的织物研究的极大促进,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五星锦的复制与老官山汉代织机模型结合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研究,而是一项很复杂的研究工程。习总书记要求文物要“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真正的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五星锦复制工作就是对文物的科学价值的深入挖掘。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复制过程中84片纹综错综复杂
  前不久,这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了中期汇报。在本次展览中,这一最新成果也与复原它的织机一起亮相。10470根经线、84片花综、2片地综,历时一年多的国宝复原依稀可见。

宋锦机

明代黄地吉祥宝相八达晕锦(复制品)局部
  另一件得到复原重现的织锦八达晕锦则来自于传世名画《女史箴图》。它是按照大英博物馆所藏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包首上宋锦复制而成,但该包首上的图案并不完整。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北宋李公麟的《九歌图》、《蜀川胜概图》以及国立东京博物馆所藏北宋李公麟的《潇湘卧云图》三件书画作品上的包首图案,才复原了完整的图案。复制它的是一台宋锦机。目前也在织造馆内展出。
  宋锦机沿袭了束综大花楼织机的形式,是一种以线制花本为特征的提花机,又称花楼机。由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按照花本编制的程序,坐在花楼上牵拉提沉衢线以完成开口动作,另一人投梭打纬。与多综提花机相比,束综提花机可织出大花纹循环的织物。

  世界织机千姿百态让你大开眼界
  分布于时装馆临展厅中的织机来自于世界各地,它们中不少都是罕见的织机类型,很多也是第一次来华。
  北欧部分,展示了一种古老的重锤式织机。重锤织机机身倾斜,经线从机顶的经轴悬垂下来,下端挂有重锤保持张力。在希腊时期的公元前六世纪,这种织机被用于羊毛织造毛织物。来自韩国的扶手卧机是一项世界非遗。韩国很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类型的腰机,当地称为“布机”。迄今为止仍用于织造平纹的丝、棉、麻布,偶尔也用来织造绞经织物。

重锤式织机
  经纬絣腰机来自印度尼西亚,经纬絣技术要求经纱和纬纱在织造前都要进行扎染。展出的经纬絣织机和织物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一群人合作织造的。织工的丈夫为织机准备老木头做材料,他的朋友做好了织机,织工和她的母亲做了染色,这才织就了现场的这个半成品。

经纬絣腰机
  由于织机大多需要较大的空间陈列和收藏,以至这类文化遗产资源不能被全面地利用,而且受到全球工业化浪潮的影响,传统手工织机及相关技艺正在逐渐消亡。来自北苏门答腊的布朗腰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织机。它所运用的纺织技术非常难得,已经濒临消失。布郎纺织品曾一度被女性戴上头饰,目前仅在少数仪式场合佩戴。策展人之一Sandra告诉记者,这种技术基本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北苏门答腊出现,但当他们前往考察的时候发现,当地竟然只有一个人还会这样的纺织技术。让人高兴的是,通过这回国丝馆的大展,这样难得的纺织技术已经有了传承的第二人。

印度贾拉织机
  此外,现场还有来自伊朗梅博德的兹鲁织机、马达加斯加织机、印度贾拉织机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有改动)
[编辑:田田]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