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已驶入"变革区"的窗帘布艺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文章推出以后,在窗帘布艺行业掀起了热议,大家围绕行业当前以及未来将面对的挑战,积极反馈所思所想,发表观点和看法。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特别成立专题调研组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采访,了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窗帘布艺行业如何创新变革,突破困境。
本期调研企业是浙江帘创优家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帘创优家是行业内最早一批做互联网的传统窗帘企业,也是第一波做成品输出的窗帘品牌。短短数年间,在董事长张炳坤的带领下帘创优家迅速发展成行业佼佼者,以及全国连锁加盟品牌。本期,中家纺专题调研组深度对话董事长张炳坤,关于新消费时代下的门店变革,以及窗帘成品化发展趋势和两化融合发展话题。
01 人物观点
■ 与传统窗帘门店相比,我觉得品牌加盟店卖的不只是窗帘,而是从富有设计感的加盟店形象到店内无微不至的服务体验。终端门店的购物体验将为吸引客户锦上添花。
■ 成品+微定制的综合概念体是成品窗帘发展之路一块重要的拼图。成品+微定制概念在窗帘款式不随意改动的情况之下,根据客户需求,改变窗帘尺寸,并进行丰富的可选搭配。如此一来,既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同时又确保了客户的选择在限定的专业框架内。
■ 未来窗帘标准流水化生产线在行业中的运用必将是一种趋势,会在生产效率、清洁生产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很大提升。
■ 当前的变革与洗牌是行业向前推进的一个必然过程,伴随着产业升级,未来窗帘行业的"产、供、销"一定是分开的,窗帘产品的品质会越来越好,生产效率会越来越高,就像服装行业的发展过程一样,减员增效是必然趋势,如今的窗帘行业正在复制服装行业的发展之路。
02 深度对话
升级品牌门店 注重体验式营销
Q1 随着行业变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您认为传统窗帘门店应该如何转型?
张炳坤:目前整个窗帘行业正走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但很多人还停留在窗帘买卖1.0的时代,觉得我盘个店面,大概装修一下,用布料书版把店里铺满就可以干生意了,但现在的消费市场早已过了那个时代。
我觉得传统窗帘夫妻门店要想在这轮变革中生存下来,必须转变经营思路,改变传统的"四处拿货"、"自己加工缝制"的销售模式,从选布料、裁剪缝制中跳脱出来,专心做好营销。当下窗帘门店一定要把所有的心力花在前端的营销上,然后想办法降低成本,或者是加盟品牌窗帘店。
Q2 您对"创建全国终端品牌"这一理念有怎样的看法?在这方面贵企业是否有过具体举措?取得怎样的效果?
张炳坤:当下窗帘品牌加盟店相继涌现,一些传统门店客户开始被品牌加盟店截流,这是市场倒逼的结果。随着市场消费迭代升级,传统窗帘门店在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用工和库存等方面很难与专业的品牌门店竞争。
在帘创优家的加盟商中,最初有一部分是跨界来做窗帘的,比如说墙纸墙布企业,但从近两年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一些过去做传统窗帘店的开始转做窗帘品牌加盟店。
与传统门店相比,我觉得品牌门店卖的不只是窗帘,而是从富有设计感的加盟店形象到店内无微不至的服务体验。终端门店的购物体验将为吸引客户锦上添花。因此为了打造专业的门店体验,帘创优家创办"帘创优家商学院",会针对门店的建设和打造,为加盟商提供思路和方法以及各种培训,形成传统窗帘店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Q3 您如何看待窗帘成品化发展趋势?
张炳坤:帘创优家其实是行业中较早一批推动成品窗帘发展的企业,我们一直都坚信窗帘成品化发展一定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2019年,成品窗帘迎来了爆点时刻,其优势在多个端口已经开始凸显,并将为行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窗口,形成新思路,但并不是说每家企业都适合做成品。
就目前来说,像国外那种标准化成品窗帘暂时还不适合国内的消费市场,按照国内的消费习惯,窗帘销售仍然是需要客户服务的。因此我们目前是"在标准上面设定非标",就是先制定出几个窗帘标准尺寸,当标准尺寸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时候,我们再做窗帘定制服务,即"标准"与"非标"两条路一起走。
我认为,成品+微定制的综合概念体是成品窗帘发展之路一块重要的拼图。成品+微定制概念在窗帘款式不随意改动的情况之下,根据客户需求,改变窗帘尺寸,并进行丰富的可选搭配。如此一来,既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同时又确保了客户的选择在限定的专业框架内。相比成品输出帘,此类专属定制帘更能匹配高端客户群的个性化需求。
智造未来 用科技领跑营销
Q1 终端品牌的涌现及发展,促使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方面逐渐加大自动化、数字化的投入,那么帘创优家在生产中投入了哪些自动化设备?使用感受如何?
张炳坤:目前我们有1000多台智能化窗帘加工设备,其中一百多台是德国、意大利进口设备,其中缝纫设备最多。在缝制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技术工人对设备不熟悉、操作运用不熟练等问题,设备也会因为使用操作不正确而经常出现故障,因此我们希望缝制设备企业能够增强售后服务和前期操作培训,最好能有设备技术工人驻厂一段时间为工人们培训。
我觉得未来窗帘标准流水化生产线在行业中的运用必将是一种趋势,会在生产效率、清洁生产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很大提升。今年我们在积极投产建设智能吊挂系统,一方面提高窗帘加工流转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窗帘出厂的清洁度。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可以实现窗帘面料全程不落地,避免过去流转车低效的工作状态。帘创优家的智能吊挂系统预计明年年初可以上线,届时,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售后事故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Q2 帘创优家是行业内最早一批进行产业链数字化的企业,您在数字化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张炳坤:我们拥有专业的数字化IT团队,每年在设备升级和维护上的资金投入达上百万元。帘创优家采取全自动化下单流程,从生产的每一道环节到仓库、物流,加盟商在后台都可以实时检测察看。从门店下单到工厂生产再到门店发货,大约需要7-10天左右,相比过去,产品交付时间缩短了近一倍。
目前在窗帘行业,投资大量资金搭建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并不多,但我认为,如果企业想做大做强,一定要有数字化做支撑,需要具备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数字化管理与升级。如果当企业做大以后再进行数字化升级,那时候企业整个发展步调就会慢了一拍,所以帘创优家在5、6年前就开始布局数字化平台。
通过这几年的运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帘创优家打造了ERP智能管理平台,将窗帘的消费需求与标准化的生产环节打通,实现生产标准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它将产品设计、物料采购、工艺BOM、设备效率和销售需求等数据全方位连接起来,实现四方互联多位一体的成品窗帘销售大数据整合平台。通过设立于全国各地的帘创优家ERP智能管理云屏,可以将常规尺寸、热门款式、常用配件等大数据流向帘创优家ERP智能管理分析平台,再通过大数据计算与优化,为"成品+微定制"提供数据支持,生产最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成品窗帘。真正实现让科技领跑营销,全面提升终端消费一站式快消体验。
"产、供、销"分开 复制服装发展之路
Q1 您认为窗帘行业怎样才能实现比较健康、良性的发展呢?
张炳坤:随着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窗帘产业链上的每家企业、每个经营者都在纷纷寻找出路,但大家想的并不是怎么把自己"盘子"里的东西做好,提高性价比和附加值,而是想着做其他人"盘子"里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要想实现窗帘行业良性发展,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首先应该找准定位,然后各司其职。比如窗帘布生产企业就专心做好面料的设计和织造,注重研发与创新;窗帘的缝制加工则由各个地方的二批经销商来实现,通过自动化、连续化缝制设备进行集中化、规模化加工制造,这样既能保证产品品质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终端门店则专心做好营销与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同时也不需要再备大量库存,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窗帘行业的"产、供、销"一定是分开的,行业会细分为面料供应商、加工服务商、终端品牌商,大家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里深耕。
当前的变革与洗牌是行业向前推进的一个必然过程,伴随着产业升级,未来窗帘产品的品质会越来越好,生产效率会越来越高,就像服装行业的发展过程一样,减员增效是必然趋势,如今的窗帘行业正在复制服装行业的发展之路。
Q2 那么在新格局下,帘创优家将如何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
张炳坤:对于帘创优家这个品牌,本身的形象定位已经非常清晰了,而且目前对口的B端经销商和C端消费群体已经非常明确,后期我们会继续做更多精细化服务,把加盟商的整体营销能力提上去,用口碑做营销招牌。
那对于帘创优家的工厂体系来说,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窗帘品牌孵化器,一方面会做加工品牌商,为行业内其他窗帘品牌提供OEM服务,另一方面是做终端品牌商。加工厂与品牌是脱离开的,各自独立运营。
文 | 徐晶鑫
图片 | 企业提供
版面 | 香柏树
[编辑:羊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