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IHS Markit,WTO,OECD
2021年,虽然遭遇国内疫情散发及国际市场供需形势复杂等多重压力,我国宏观经济仍实现持续恢复发展,经济增速居全球前列。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4.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以2019年为基期计算(下同),两年平均增长5.1%;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美元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户)同比分别增长12.5%、29.9%和4.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9%、16%和3.9%。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虽然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5.4%,居“三驾马车”之首,表明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逐步增强。在国际供应链运转不畅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的体系化优势充分显现,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实现快速增长,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6%和34.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8%和18.2%,表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均处于平稳改善状态。
图2:我国GDP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我国“三驾马车”指标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展望2022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运行在复苏轨道上,我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七大方面政策部署为国民经济实现“稳增长”目标提供保障,但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总体仍较2021年更为严峻。疫情的演变态势仍将是影响行业运行走势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通胀已在全球范围内构成挑战,作为应对措施,各国货币政策均趋于收紧,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愈加不明朗。在此背景下,收入预期不稳、物价高涨削弱实际购买力、储蓄动机增强等均将导致市场需求复苏更趋疲弱。动力不足的市场复苏形势,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国际供应链体系难以完全恢复等因素,将使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不同类型经济主体、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复苏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得益于产业体系优势和需求形势的整体趋好,2021年我国纺织行业努力克服了疫情散发、原料价格上涨、国际运力不畅等风险冲击,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复苏态势,主要运行指标均实现反弹回升,疫情导致的产销和效益缺口得以弥补,出口规模创造下历史新高,但在基数效应减弱主因下,全年运行呈“前高后低”走势。进入2022年,纺织企业已于春节后陆续正常复工,虽然大批量春夏订单还未下达,但企业反馈购销情况好于节前预期,同时也出现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开工积极程度弱于上游企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需求相对较弱。预计随着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因素消除,2022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将从2021年的恢复性增长阶段回归至常态化复苏轨道,主要经济指标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
[编辑:于飞]